HBO頻道所播放的「荒野生存(阿拉斯加之死)」,劇情是根據真人實事所拍攝的流浪傳奇。
我查訪網路部落客所撰寫的文章,幾乎都是以讚仰的方式來論述。
以我個人接受過民間「戶外維生訓練」的看法,主角與其將戶頭裡面僅存的兩萬四千美元,全數捐給慈善機構,還不如拿出一部分去接受戶外維生訓練。
因為主角最後喪命的原因,一是植物中毒,二是不會快速的煙燻保存獵物,導致蒼蠅產卵腐壞後無食物維生 。
雖然主角隨身帶著植物方面的書籍,以及聽旁人說過如何燻製肉類,但是卻缺乏實物訓練經驗後,導致面對到手的獵物時,手忙腳亂不知所措。
「阿拉斯加之死」的作者在書中提出:
阿拉斯加的獵人都知道,在曠野中保成肉類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它切成薄片,在臨時搭乘的架子上風乾。但主角卻天真的聽從了南達科他州獵人的話,他們教他煙燻,然而在當時他所處的環境下,這並不是容易的工作。
賽德克族 燻肉 - YouTube https://youtu.be/p3QhTipCNp0
【背包與裝備輕量化的重要性】
2105年2月3號看了場原著改編的電影「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」。
女主角從來沒有「背包客」與「輕量化」的經驗,卻帶著過重的背包去從事「太平洋屋脊步道」1千1百哩徒步旅行,結果不到三天就累垮了。
原著相關介紹影片與個人裝備輕量化經驗談,如連結。
太平洋屋脊步道 - 維基百科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4%AA%E5%B9%B3%E6%B4%8B%E5%B1%8B%E8%84%8A%E6%AD%A5%E9%81%93
作者自我介紹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-KjI1uHlBME
電影預告:
http://youtu.be/3Zznp_ABpSE
戶外裝備輕量化 @ 熊貓老爹
http://yichaosun.pixnet.net/blog/post/49596370
「國家地理頻道:原始拓荒客」之所以重播次數高,就是因為這些「拓荒客」並未遠離城市,而是在城市的附近,隨時可以回到文明城鎮就醫與購物,符合一般人「遠離而不脫離」塵囂的念頭。
為了讓感動成為行動,因而決定從今年開始,南部每年4月份天熱以後,我每個月都會上去露營避暑個幾天,關掉3C產品,打開眼睛與耳朵,看樹 聽風 發呆 打坐 冥想......
至於里龍山相關登山與露營經驗,如連結。
http://yichaosun.pixnet.net/blog/post/52886952
http://yichaosun.pixnet.net/blog/post/56691162
老同學攀登里龍山(未攻頂) @ 熊貓老爹
http://yichaosun.pixnet.net/blog/post/53682642
http://yichaosun.pixnet.net/blog/post/55242993
Discovery頻道的「荒野求生全明星」,教練「貝爾」教導帳篷如何防風的措施(如照片文字說明)。
貝爾和他的備用糧食 S01 E02 班史提勒 http://youtu.be/77ElbNEqU18
在花蓮有位高齡90歲的老榮民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,靠著早年軍旅生涯的游擊技能,所以多年來都獨自住在山林野溪邊,過著沒水沒電、捕獵魚蝦採集野菜維生,自給自足猶如隱士般生活~就這樣在山林裡生活了60年!
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realtimenews/article/local/20150216/560940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