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完復健「步行回家」,室外34度的高溫,導致我滿身大汗,正巧今日「週四」是社區的「資源回收日」。
我將回收物品送至社區固定的回收點「歸類回收」後,開始每週固定更換魚缸1/3清水的工作。更換魚缸清水後,再加上一個瓶蓋的「硝化菌」,讓「硝化菌」分解魚隻排泄物及殘餌產生氨(NH3),配合我養的六隻專吃缸底殘餘飼料之「垃圾魚」。
除此之外,夏天時我會將三盞魚燈,關閉兩盞以期降低溫度,這樣一來就不容易滋生藻類了。
而一般常見的「爆藻」原因:
●過長的燈光或日照時間
●餵食過量的魚飼料
●未定期換水
●水中含養分偏高
更換魚缸清水後,我將家中浴廁、餐廳、每個房間的地面,用「掃地機器人」打掃的同時,將木質桌椅和床鋪擦拭後,再用半乾的濕拖把拖拭地面。
至於「浴廁清洗」,多年來我找到一個訣竅,那就是浴廁無論清洗的再乾淨都會有異味,解決辦法是用「熱水」實施最後的沖洗。而「乾濕分離玻璃水垢」,則是必需在每次盥洗後,隨手用乾布擦拭乾淨,否則就會有難以清理的水垢出現。
以上就是我每週四的固定工作,多年來已經養成習慣且得心應手了。但是女兒們則建議年屆70歲的我,可以每隔二週「付費僱請」清潔人員來家打掃浴廁?我現正考慮之外,也心想是否每個月找「付費僱請」的清潔人員,來家清洗紗窗與擦拭玻璃?因為這個工作需要站在樓梯上,而我這個年紀就怕跌(摔)倒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