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灣長大的我,從小就對「愛拼才會贏」的拼酒文化「敬謝不敏」。

民國76年在台北大直上班的時候,運用晚間參加「實踐家專(尚未改制成大學)」推廣部地「調酒班」。

    

民國85年搬新家的時候,徵得老妻同意,將家中隔離餐廳與客廳的透視玻璃立櫃地邊塊當成小酒櫃。  

 http://f10.wretch.yimg.com/yichaosun/15/1447733091.jpg  

上層放置各式的酒杯與調酒的基本酒,下層放葡萄酒。


瞭解調酒的網友看到這左邊這瓶女人喝的薄菏酒,鐵定會質疑。

只因多年不再調酒了,自從基本酒用完後,就隨意擺設了。


酒杯架在鳳山傢俱街購得後自行安裝上去,當時就讀國小的一雙女兒陪同前往時,還陶侃我:「哪有人買完東西付完錢後再殺價的?!」

而今一雙女兒皆已大學畢業,大女兒想起來還會陶侃我這個買東西不會殺價的老爹。

 

這款葡萄酒架採用「木頭卡樁」的組裝方式設計,可拆卸成一根根的短木頭。當年可是咱家在士林夜市的店家中,千辛萬苦所找到地。


雖然我一直很欣賞國外的品酒文化,但還不至於到過於講究的地步。


現在的我,一年難得喝兩口酒,除非是特別的日子、特別的場合,纔會按「餐前酒、餐中酒、餐後酒」的西餐流程。

  

在大陸蘇州台商廠任職期間,偶而也會在周六日到十全街的酒吧中,喝瓶「黑麥啤酒」外偶而還會破例來杯「威士忌 酸酒」或「陳年白蘭地」,但先決條件是吧台要用對「酒杯」而不能用錯,這纔能顯示出這酒吧是否專業!。 

 

走筆至此,想起網路上所流傳的「何飛鵬:社長的筆記本」中的一篇文章,頗值得深思,特摘轉引用供網友們參考。  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  

 

 酒量與專業,請你選一樣  文:何飛鵬    http://feipengho.pixnet.net/blog 

 

春節期間,遇到一個大陸回台渡假的台商,聽了一個發人深省的經典故事: 

 

這位台商在大陸北方做房地產,在那個講關係、講人情、講酒量、講交際的社會,一個外來的台商如何生存?他告訴我,不交際、不應酬、不喝酒是他的原則。有一次他要接一個大案子,在做完複雜的簡報之後,大陸的業主相當滿意,興緻高昂的斟上兩杯酒說:「來,李總,把這杯酒乾了,我們的生意就成了!」,這位台商回答:「對不起,我不會喝酒,請你在我的酒量和專業之間挑一樣!」,大陸的業主回答:「李總,您的專業當然沒話說,您說不喝就不喝,啥就這樣辦!」。 

 

這是聽了許多悲慘故事之後的一個陽光而勵志的故事。這位台商當年在台灣生意失敗,受雇到大陸工作,身上只帶了二千美金及之前到大陸用剩下的六千三百人民幣,隻身上陸。這些年來,他已重新站穩腳跟,在人生地不熟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闖出一片天。 

 

他的方法是努力與專業。台灣人工作全力以赴,努力自不在話下,但投機成習的台灣商人,講究專業、拒絕關係、拒絕應酬,倒是少見。他告訴我:在大陸,我們的關係、我們的人情,怎麼比得過大陸人,反而是台灣的專業與know-how,確實領先大陸,因此我把台灣的專業徹底的複製到中國,不但我自己去,還找了很多同業一起去。在公司中的每一個部門,我都引進了台灣的工作者,把整套的台灣工作方法,在公司內串聯起來,很快的,公司的營運績效就看到成果。 

 

就這樣,他立下了不喝酒、不應酬,只講究專業的規矩,他在酒量通四海的中國,他在「有關係就沒關係,沒關係就有關係」的中國,完全反其道而行,為台灣的專業工作者爭取到最大的空間,也爭取到最大的尊嚴。 

 

我完全認同「專業至上」的工作邏輯,許多年來,我幾乎完全謝絕應酬,除非少數已具有朋友關係的合作夥伴,我會樂意以朋友之誼餐敘,而具有目的性的應酬,我覺得那忽視了我的專業,也使生意蒙上複雜的陰影,我寧可放棄生意、謝絕應酬。 

 

選擇專業,放棄酒量、放棄關係。我並不是看不起公關與應酬,只不過當我看到別人周旋在應酬與公開場合,愉快、瀟灑、自然、徹底完全融入,讓賓主盡歡,我知道公關與應酬也是另一種專業,至於酒量,當然也是專業。問題是我性格上不適合,不會取悅、討好別人,不喜歡喝酒,不會喝酒,如果想靠關係、靠應酬經營事業,絕對落得東施效顰的下場,只好努力培養自己的專業,用專業混飯吃。 

 

問題是酒量與應酬,大多來自天生的性格,不易學、不好學。只有少數人天生具有這些能力,不幸的是大多數人也想擠應酬與關係的窄門,當然下場悲慘。而專業靠的是辛苦學習,只要發願,就能完成,在這兩者之間,請自己選一樣吧!

 

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yichaosun  熊貓老爹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chao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