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健  

【幸無大礙】2014/09/12

話說兩年前,我陪侍母親數度赴南部各大醫院,反覆檢查腰椎滑脫,最後因為弟妹們皆居住於北部,為便於照顧而選擇在北部醫院動手術。然因母親的高齡導致醫生只敢實施60%的手術,而不敢實施100%的手術。

當時在南部陪侍母親檢查腰椎的同時,我自己也做了檢查,發現腰椎四五節有滑脫現象,但不疼痛而未在意之外,坐者用電腦的時間反倒是更長。而這次左腳腳趾頭連續多日持續性地「麻」,讓我心生警惕後再度找兩年前的骨科醫生回診。

骨科醫生比對這兩年的X光與斷層掃描後地結論與建議為:
一、不用開刀,但必須採用復健的方式,解決神經被壓迫後的腳麻問題。
二、少坐多站、不能負重或騎單車,運動以吊單槓為主、散步為輔。
三、很多腰椎病人經過復健,康復療效都不錯,但幾個月後毛病復發又回到醫院,如此反反覆覆不停的進出醫院復健。回答醫生查詢時,千篇一律都是「每周爬一次小山而已」,但患者忘了平常生活點滴中的負重(久坐者、提水桶、抱嬰兒、背背包、拉行李、抱病人、推輪椅.....)。

因此爾後我的作法:
除積極接受復健治療之外,固定的「戶外野炊露營」習慣依然,但不選長途跋涉翻山越嶺與需要負重者,而是將登百岳的經驗改換成汽機車即能抵達的野溪小徑,比如:高樹大津瀑布、茂林情人谷瀑布、茂林美雅谷瀑布、茂林姿沙里沙里步道的瑪雅亭……等。

復健

【腰椎四五節滑脫復健】2014/09/12

下午開始實施「腳趾頭發麻」一週的復健,至於復健期長短,則需視發麻改善的療效。

復健的物理治療方式,就是提供腰部牽引,這是減輕腰椎不當壓力的方法。

復健步驟開始必須先做「腰部、膝蓋、腳底」電療,目的是讓肌肉放鬆及安定神經,避免牽引過程導致肌肉拉傷,以及減少因為牽引過程,肌肉過多張力抵消牽引力量。

至於腰部牽引,牽引的力量大約從體重四分之一開始,逐漸增加至體重二分之一。

復健  
復健 

2
014年10月16日
由老妻陪同,做完胃鏡檢查後,在復健科實施"腰椎四五節滑脫導致左腳趾頭發麻"的電療與拉腰復健,邊復健邊享用免費無線網路。

室內單雙槓  
所網購的「移動式升降桌、室內單雙槓」,到貨後組裝情形。

此舉係針對我的腰椎四五節滑脫壓迫神經,導致左腳腳趾頭「麻」,除了積極到醫院復健之外,平日還必須「少坐多站、不能負重或騎單車,運動以散步為主、吊單槓為輔。」


走步機 

網購的「走步機」,到貨後組裝情形,麻糬弟弟搶先試用。

走步機 

「走步機」搭配「室內單雙槓」兩者合一的情形。

自行車  
因為不能騎單車,所以特別網購"單車訓練台",以活動關節為主,但腰部與脊椎不能彎曲。

 走步機  

走步機 

走步機  

【我每天慢走萬步方式】2017/05/02

這兩年因為腰椎滑脫復健關係,導致體重遽增,特將網購一年多的單槓與走步機,置放於書房側邊,每當電腦操作一段時間就站起來,移動走部機與單槓到面窗位置「眼看官校景觀、耳聽電腦講演、雙腳運用走步機走個千步後再用雙手吊單槓實施拉腰復健」,每日合計也有萬步左右。

原來窗台的盆花,依吾家慣例於四月底撤掉,避免夏秋的颱風從東北方席捲而來後,落下樓層傷車輛及無辜者。

走步機
 我的走步機計數器,採用算盤的原理,請看上圖說明。
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

黃河
西遊記取經團隊。

黃河

知名作家、海軍備役上校,曾任艦長。

黃河《有效行動》2017/3/31
 

唐三藏是非常有行動力的人。 

他決定前往西天取經,什麼準備都沒有,就一個人、一匹馬、一身袈裟、一支錫杖,一心一意地出發了。 

沿途他收服孫悟空、豬八戒、沙悟淨,這才組成了一支完整的「取經團隊」,然後在眾人合作之下,逐次克服各種艱難險阻,最終修成正果。
 

《西遊記》的故事能夠給我們什麼啟示?
 

成就一件艱難、偉大的事業,不可能在起步時就「萬事俱備」。往往得先抱著「捨我其誰」、「不計成敗」的決心跨出第一步,之後邊走邊看、邊走邊找、邊走邊修正、邊走邊補強……。 

沒有錯,最終的結果也許成功,也許失敗。 

但假如因為沒有「萬事俱備」而猶豫不決,可能永遠不會跨出第一步,也永遠沒有成功的可能。 

上個世紀六零年代,美國為了實現登陸月球的夢想而擬定阿波羅計畫,並執行一系列太空飛行任務。 

卻不料計畫的第一步就遭遇失敗──阿波羅1號還沒有升空,在進行發射前測試時便發生大火,當場造成3名太空人罹難。 


之後經歷阿波羅2號、3號、4號……,直到11號才登月成功。
 

然而阿波羅13號又再度遭遇失敗。 

不過美國仍不棄不離地執行載人太空飛行任務,直到阿波羅17號。 

阿波羅計畫前後長達10年,總耗資約240億美元,是上一個世紀人類最傑出的航太成就。 


同樣的計畫如果在台灣,可能實現嗎?
 

我不是從資金的角度否定這個可能。
 

今天在台灣,一個重大科學計畫,如果在啟始之初就死了幾個科學家,想想那來自媒體的質疑、名嘴的圍剿,再加上反對黨的「為反對而反對」,管他計畫有多偉大,能不胎死腹中?
 

誰能容忍金錢的耗費?
 

誰能容忍生命的犧牲?
 

誰又能容忍失敗帶來的挫折感?
 

我們缺少的豈只是資金!
 

採取行動的決心以及百折不撓的毅力,可能才是台灣最欠缺的行動力。
 

我是標準行動派。
 

好比說兩年多以前,有一天我感覺健康每況愈下,突然動了健身的念頭,隨後上網到PChome,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1台跑步機、1台健身車,以及1台運動時可以觀看的42吋電視。
 

從頭到尾我沒和任何人商量,第二天下午,我家的某個房間便成了如相片的健身房。

黃河
我家目前的健身房。
  

只要動了念頭,很少事情在我心裡能夠擺上一、兩天。  
不然就「做」,不然就「不做」。
 

我本來並不覺得自己是什麼行動派,以為人人都如此,直到碰上許多夢想家,發現他們一件事情可以放在心裡想了又想、考慮了又考慮,一拖幾星期、幾個月,甚至幾年,最終還是處於猶豫不決的階段。
 

究其原因,一是覺得沒有萬事俱備,二是不願意承擔失敗的風險。
 

其實任何重大計畫,行動前萬事俱備是何等的難啊!
 

至於失敗風險,即使易如反掌的事也未必能保證成功。
 

生命本來就充滿了不確定性,人生不如意又十之八、九,因畏懼失敗而不敢行動,可能一生都將在等待中度過。
 

當然,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
 

還是先前《方法》乙文說的那句話:展開行動以前,首應認清四周的大環境,接著是深切地了解自己的能耐與限制,再理智地思考一個有效的方法。
 

一旦想出有效的方法,接著是應採取積極、有效的行動。
 

最後附上一篇短文,希望能加強各位對《有效行動》的印象。
 

《這一生,多少人輸在了這個字上?》
 

這一生,多少人輸在了這個字上──等! 

許多人的一生,總是在等。 

等將來。 

等不忙。 

等下次。 

等有時間。 

等有條件。 

等有錢了。 

可是後來,等來等去,等沒了緣分,等沒了青春。 

等到最後,等沒了健康,等沒了機會,等沒了選擇,等來了遺憾,等來了後悔。
 

尤其是中國式父母──等你會走路我就安心了,等你上學我就安心了,等你考上大學我就安心了,等你找到工作我就安心了,等你找對象我就安心了,等你結婚我就安心了,等你生孩子我就安心了,等你會照顧你兒子我就安心了,等孫子會走路我就安心了,等孫子上學我就安心了,等孫子考上大學我就安心了……。
 

可惜,他們這一輩子就在等待中度過了。

朋友們,我們最經不起的就是:等!

黃河  

本文出處:http://www.haodoo.net/?M=hhd&P=601

上文承蒙 黃河 先生同意,引用他的「黃河渡」系列文章,特此致謝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chao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