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F1865.jpg  

享受梨山的夜色與下山的步道時,想起新聞報導中那對事業有成的老夫妻,毅然交棒給專業經理人後,夫妻倆一起再度進入校園完成大學學業的夢想與遺憾,就不禁給予喝采。

台灣的社會不但不再是華人社會的養兒防老型,反倒要求日薄西山的父母還要犧牲自己,努力賺錢養兒女。搞得兩老腦袋空空只會賺錢,兒女們卻各個身穿名牌服飾,人手一台iphone+ipad,周遊世界各國。到頭來還譏笑父母不懂電腦不會休閒,然而父母親若不肯犧牲自己持續賺錢來養他(她),就會招致子女們的埋怨與親友團的五雷轟頂。

因此台灣的父母親用犧牲自己,來向兒女與親友們證明自己的盡責。卻忘了自己的人生在養家的過程中,宛如登山時的寂寞苦楚與無閒情逸致欣賞周邊的風景。而今人生的高點已過即將下山,還需要向世界証明啥?為什麼不能在下山的路上犒賞自己,盡情欣賞登山時苦於體力所無法享受的美景與事物。

別再背者兒女們下山了。

DSCF1861.JPG    

下文引用網址:
http://www.cpc.mcu.edu.tw/topic/0220/C%E5%9E%8B%E4%BA%BA%E7%94%9F.htm

什麼是C型人生?人類正從僵化的線性生命前進到更有彈性的C型人生,人不再受「年齡」的限制,年齡既不代表人的身份,更無關個人的選擇。許多人可能會在三十五歲重回校園,五十二歲創業,四十五歲成家,七十六歲再婚。人生道路有更多的轉彎與岔路到達彼岸。而這樣的人生,將是更有彈性、更豐富,也更精彩的!

隨著C型人生概念的興起,人的一生不再只是一份工作。人生道路不再如以往般筆直或狹隘,而有更多的轉彎與岔路可供選擇。在我們所選擇扮演的角色與從事的活動中,「年齡」的決定權已大不如從前。

另外,人類壽命的延長,意味著我們有更多時間可活,自在地做許多想做的事,而不再只是做些不得不做的事。因此,「選擇一個職業或科系之後不能再做改變」、「在發展職業方向的過程中,一個人只能有一次重要的決定」的生涯信念變得過時而不合用。現在,C型職業不只愈來愈普遍,而且漸趨多元化,產生出各種截然不同的選擇,每個人可以在不同時點上非計畫性地中斷職業,或者開始一份新工作、重回職場、休長假、再造自我等等。

有些人是利用一份工作為跳板,進入相關領域中的另一個方向。例如,作者舉他弟弟為例,弟弟在父母的要求與期待下念法律系,並成為律師,雖然他並不喜歡。但在商業協定上,他卻有極高興趣且表現突出。幾年後,他開始嘗試另一種職業,成立一家投資公司,而終於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。如果不是他具備律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,他是不可能開創這份新事業。

C型人生還有一個影響,社會不再憑著年齡決定一個人是否有用,無論年輕或年老,我們將一直有機會踏上新的職業生涯。試想自己六十歲還當菜鳥,我們將依自己的意願和需求,在漫長的人生中從事週期性的工作。過去從未經歷的職場年齡多樣化,未來將成為常態。

「再造」成為自我成就之鑰。年輕人不斷嘗試瞭解自己,知道什麼工作最符合自己的天賦與才能,因為他們預期所選的職業會跟著自己一輩子。而在C型人生中,人們開始要求重新界定人生的目的和一生的工作安排,多數人在不斷演進的C型人生中,必須經常釐清自己究竟想做什麼,以平常心看待「東山再起」和「重頭來過」。

C型人生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在職業生涯中扮演不同角色。工作不再是終身監禁,而是瞭解自身能力極限後繼續往前的機會。某些人將中年視為起點,年齡增長也可能因此讓某些人在新的職業上大放異彩。C型人生意味著不斷的職業再造、脫離勞動力後再回來、中年當菜鳥、休長假、彈性工作選擇等等。脫離了單向且狹隘的職業生涯後,未來的道路將無限寬廣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chao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